科学研究的基本特色就是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是科学研究的本色。
——袁隆平
你以为淀粉只能做食物?实际上,内墙涂料、电路板、环保材料、手机壳……淀粉深加工制品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甚至明长城、福建土楼、西安城墙等古建筑中,也离不开由“秘密武器”糯米制成的超强粘合剂。
今天,生物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提升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落户南通中南高科车创智慧产业园的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当中淀粉应用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头羊。
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经常下厨的人一定非常熟悉各种淀粉的用途。而木薯、甘薯、马铃薯,都是淀粉的主要提取原料。这些似乎只会出现在餐桌上的食物增稠剂,换个领域,会开辟出令人惊叹的万亿蓝海。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淀粉需求量达到了4366.39万吨左右。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淀粉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近年随着淀粉深加工产品多元化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需求领域开发日益成熟,为淀粉行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
在三黍生物副总经理吴银亮看来,“这个市场是非常非常庞大的宝藏。”
上培养皿和生产线,一粒种子的“成长史”,就是一个行业的发展史,需要时间与汗水浇灌。
自2014年在上海成立以来,三黍生物如同辛勤的农人不断开拓创新,十年沉淀,成就了企业的“变”与“不变”。
“变”的是长势。从成为国内首家淀粉结构解析和品质研究平台,到成为国内首家DMSO体系测定淀粉链长分布和淀粉绝对分子量的商业化企业,再到成为多糖研究全套解决方案的开拓者和领头羊,每一步都走得极为扎实。
如今,公司已壮大为拥有5000㎡实验室、5万亩种植基地、在职硕博比达78%、服务单位5000+、累计样本100000+、协助发表SCI文章数千篇、服务产品200+的行业龙头,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科研解决方案,服务内容拓展至高通量测定、蛋白组、代谢组、精准靶向、理化检测、遗传转化、淀粉多糖和分子生物学等众多方向。
2022至今,公司已完成多轮千万级融资,生产线扩容至12条,年产新材料超2万吨,开创了特种植物基新材料应用新时代。
“不变”的是初衷。从公司成立之初,三黍生物便着手建立完善的甘薯、木薯、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经过多个技术难关的攻克,已成为国内唯一的“三黍”(甘薯、木薯、马铃薯)遗传转化服务公司,为行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薯类种质资源,实现了最初的技术承诺,为国家非主粮食品安全筑牢“护城河”。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沃土的孕育,正如科技型企业发展同样需要优良的生产经营环境。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三黍生物亟需找到一块养分更足的土壤。
实地考察过多个园区,综合衡量比较后,2023年,三黍生物最终决定入驻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市北高新产业园区的因大产服南通车创智慧产业园,将这里作为研发中心和核心工厂。园区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整洁有序的环境,以及当地政府在购买厂房时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都给了企业留下来、扎下根的有力支撑。
未来,三黍生物将充分利用南通区位优势,依托因大产服“产学研”等特色服务,继续秉承“不让技术成为基础研究和公司研发的障碍”的信念,以科研赋能产业,以绿色回报社会。这条创新研发之路,因大产服始终相伴。